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要求:
1.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仅提供交易商所在地监管公布的登记监管信息

2. 全球职业交易大赛为了客观公正,不接任何品牌类、营销类或导流类广告

3. 根据《关于严厉查处非法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活动的通知》在大陆境内擅自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均属非法,提高意识,谨防损失 已了解>>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688625)个赞

(3342)篇文章

展示账户

账号 净值 余额

暂无

穿越回1988年,你能重复“杨百万”的神话吗?

作者: 澎湃新闻 | 2021-07-14

澎湃首席评论员 沈彬

素有“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杨怀定,于2021年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

相对于杨怀定的名字,“杨百万”的知名度更高,“杨百万”是时代的幸运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资本市场发展史的见证者。

彼时上海铁合金厂仓库保管员的杨百万,拿着40块钱的死工资,这在当时是吃香的“铁饭碗”,但是杨百万却不安于如此的生活。一心想发财的他,一口气订了几十份报纸,在报纸上寻找发财的信息,这在那个“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时代里,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终于,杨百万在报纸里读到了这么一则信息,1988年春,国库券(国债)转让从7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而且出现了异地差价。杨百万开始了自己的造富神话,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着凑来的2万钱到各地收国库券,再到异地套现,形成了一个妥妥的无风险套利。

之后,杨百万杀进了股市,在那个国企普遍36元月工资的时代里,杨百万很快有百万身家。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杨百万的“正面意义”在哪里,也无法理解怎么可能出现各城市之间国债价格不同的“严重市场漏洞”。有人抱怨,现在机会“没了”,上升的路被“堵死”了,自己如果是在当时,也一定能像杨百万那样轻轻松松发财。

其实,要从中国改革的脉络里解读杨百万。

说到国债,现在是公认的保值、无风险的投资产品,但是,在198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之下,彼时的“国库券”是不招人待见的金融产品,是需要单位号召、动员,以“支援国家建设”的名义向职工强行摊派的。同样,为了解决当时国企融资困难的股票(包括企业内部股),也同样是不招待见的产品。所以,像杨百万这样在当时杀入金融市场的人,有着现在无法想象的财商和胆量。

在一个没有画出赛道的竞技场里,就勇敢地抛掉铁饭碗、“游泳圈”,拿出全部身家去博一个未来。这正是那个时代里改革弄潮儿的写照。

因为没有赛道,就有无限的机会,因为没有赛道,才有不可测的风险。

跨地域收购国库券,算不算“投机倒把罪”?当时谁也没有,也不敢给杨百万说一个“可以”。杨百万风生水起之时,另一个改革人物“傻子瓜子”的年广久,已然身陷囹圄。那是一个无规则的草莽时代,有着太多的造富神话,也有太多的令人唏嘘的英雄折戟的故事,这斑斑点点恰恰构成一部风云激荡的改革史。

如今年轻人很难和杨百万共情,也是因为很难明白哪怕收国库券的“无风险套利”在彼时也有巨大的风险,除了前面讲的“政策风险”,就以取钱来说,也是风险巨大。

当时,没有银行之间的通存通兑,转账也是对公业务,个人不能转账的。所以,杨百万是背着一麻袋的现金收国库券。一次电视节目里,杨百万说,“我全部拿现金,没有存折。当时没有一百元纸币,没有五十元纸币,都是十元纸币。一万元重量是一斤二两。一百万就一百多斤,比我还要重呢!”当时最怕坐火车,放钱的箱子手柄坏了,钱哗啦啦掉下来,肯定散落一地……这话听着“凡尔赛”,却透着时代感的辛酸和勇敢。

口上挂着“躺平”的青年,真的“穿越”回了1988年,舍得订几十份报纸,研究经济形势吗?舍得丢掉国企的“铁饭碗”下海吗?敢顶住“投机倒把”的压力,押上全部身家,背上一麻袋的人民币,在没有携程订酒店、没有微信联络当地朋友的情况下,到陌生城市、和陌生人换国库券吗?没有一个时代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都会面临着巨大挑战。

杨百万是标志性人物,他代表的是在打破思想桎梏之后,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望,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艰难起步。他是时代的幸运儿,捕捉到了机会。他曾经这么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你的机会;我老了,我特别想告诉年轻人,一定要捕捉到属于你们这代人的机会。”

愿每一代人都能完成属于自己的神话。

本期资深编辑 邢潭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