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衰亡史”第二章: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争 | 长篇研报连载
作者 | 罗兰
流程编辑 | 小白
“电影研究方法论之电影的二元属性。
”一、电影作品分析的基本框架
近几年,天马影视的经营情况可以说是十分糟糕,黄百鸣是一个好演员、好编剧,但明显不是一个好商人。
在对天马影视进行具体的业务和财务分析之前,风云君想开辟一个章节,来具体探讨一下有关电影作品分析维度的问题。
对一家电影制作公司而言,一方面公司主要输出的产品是电影,另一方面,其存货大部分是制作过程中的电影作品或者是等待上映的电影版权。
这些待上映的片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公司存货的价值,也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
这里就存在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提高对公司业务分析的准确性,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维度去分析这些电影。
换句话说,假如一家电影公司正在制作一部电影作品A,作为投资人的你,如何评估这部电影成为爆款的可能性?如何定义作品A的好坏?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方法论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率?
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其实也不仅仅有利于分析天马影视这家公司,也为分析其他上市的影视公司打下基础。
风云君翻阅了很多券商的研究报告,多数报告在对一家电影公司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只是在罗列而并没有分析电影作品。
在这个章节里,风云君试图就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电影的二元属性
在给出解决方案之前,风云君先说说电影的二元属性。
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于1888年的欧洲,电影出现之初,只不过是一种新奇、新鲜的娱乐方式。
1920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Ricciotto Canudo)创办杂志《七个艺术公报》,首次将电影列为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诗和舞蹈之后的第七个艺术形式,也即“第七艺术”。
由此,电影登上了大雅之堂,上升到了视听艺术层面,而且还随之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与此同时,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好莱坞,则不断强化电影的商品属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好莱坞的商业实践下,美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轮高速增长期,电影变成了一个利润丰厚的大产业。
在这个阶段,好莱坞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并开启了长达30年的好莱坞“黄金时代”。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自欧洲起源,在美国被彻底工业化和商业化,电影的二元属性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即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
电影也由此可基本分为两大类: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
当然,一些电影理论家会把电影更加细分为商业电影、实验电影以及艺术电影,这里风云君为了简化分析,将实验电影和艺术电影统一归类到艺术电影。
那么,商业片和艺术片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定位不同
商业片以盈利为目的,以票房大卖为最高准则,这个好理解。艺术片则不care盈利,不追求票房,只为了在电影的艺术价值、美学风格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具有非常强的实验性质和先锋味道。
导演拍艺术片,会在影片的表现手法上进行突破性变革,比如尝试一种新的镜头语言的运用模式、一种新的剪辑技巧等诸多技术层面的东西,与此同时,还会在影片的题材和思想内容上,追求极致的超前性、原创性以及深刻性。
这里要强调,电影技术的范围很广,不仅指特效,还包括摄影、叙事、构图技术等。比如由毕赣执导、汤唯主演的艺术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其中有一段长达1个多小时的3D长镜头,就属于电影技术上的突破性尝试。
2、目标观众不同
商业片面向的观众是普罗大众,主流社会群体,电影对他们而言,更多是一种可供消遣的商品。
艺术片则正好相反,艺术片对观影者的要求较高,目标观众是电影理论家、学者、专业影评人以及电影学院的学生等。
由于艺术片本来就不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这就决定了艺术片的观众基数较小,艺术电影注定是小众电影。
3、放映、变现渠道不同
大部分商业片是走正常的发行、放映流程,在主流商业院线上映,靠票房获得主要收入,电影下映之后,还可以通过电影周边产品、影碟售卖、版权销售获得部分收入。
假定电影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电影院自然是喜欢上座率高,能够吸引大规模流量的电影,而像艺术片这种专业性强,观看门槛高,受众规模又很小的电影,一直不受大型商业院线的待见。
因此,商业院线通常不会给艺术片排映,即便排映艺术片,场次也有限,排片率极低。在国外,艺术片的公映渠道是专门的艺术电影院线,在中国,艺术片一般是走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下简称“全国艺联”)的通道。
也有些艺术片,压根就不打算上映,只在电影节上进行小范围的展映,露个脸而已。这种就是直接奔着奖项去的,纯粹是为了撸奖。
4、市场关注度不同
既然知道艺术片的赚钱能力差,投资方自然就不会出大笔钱去拍艺术片。
艺术片的成本低,预算资金受限,承担不起高昂的宣发费用,更请不起大牌影星出演,这就导致艺术片没啥市场关注度,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院线悄无声息地上映,接着又默默地下映。
其实国内有很多高水准的艺术片,国内外也拿了很多奖项,比如近几年公映的《冈仁波齐》、《白日焰火》、《地久天长》等,不过这几部片子可能大家真的很少听说,因为曝光度实在很低。
根据猫眼娱乐的数据,《地久天长》的日排片场次,最高只有首映日的2.2万场,几周之后,就下降到每天不到100场的排片。
而同年上映的商业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最高的日排片场次超过18万,两个月之后,每天还放映2万场以上。
所以艺术片即使很出彩,也属于“关门自嗨”,而商业片就不同了,资源雄厚、资金充足,上映之前大规模宣传,海报铺天盖地,预告片频上热搜……,然后再搞个全国甚至全球同步上映。
像《流浪地球》砸在宣传方面的资金就超过2000万人民币,比很多艺术片的票房收入还多,其推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不仅邀请刘欢、周笔畅、孟美岐等明星偶像助阵电影推广曲,还在全国各高校开展线下路演活动。
5、内容与形式的不同
商业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类型化。
通常来说,一个行业要想实现规模化的大发展,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行业能够提供标准化、可复制的服务或产品。
早期的电影制作模式,完全就是作坊式生产模式,制片人既当导演,又当编剧,还是主演,一个人包揽所有的活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好莱坞的电影大亨们在近百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出了一套可以用固定的标准和流程来生产电影的方法,通过这种高度分工的流水线批量制造出来的电影,就叫做类型电影或类型片。
类型片如今成了好莱坞电影的最大标签,是电影在商业市场中的主流表述,因此,商业片和类型片,基本是同一个意思。类型片之所以叫“类型”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是市场的细分。
电影公司为了赚钱,他们会研究一部电影上映了是哪些人来看,能不能赚钱。在这种商业意识的迎合过程中,针对观众口味的不同,商业片就被细分为了不同类型的类型片。
常见的类型片有犯罪片、动作片、科幻片等。在类型片的基础上,还派生出了子类型片,比如爱情片,就可以进一步分为青春爱情、都市爱情、年代爱情片等。
只有细分市场,才更容易投其所好,就像书放在不同的架子上,是为了更容易被找到。当影片的类型被直接标注为科幻片时,喜欢科幻片的观众,自然会去看,不喜欢的自然会屏蔽掉。
其次是生产过程的专业化与分工化。
在工业化的生产环境下,一部电影的制作是由主创团队内部不同专业的人合力完成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影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最后是公式化的本体特征。
每种类型的类型片都是按照同一个规范和公式被制造出来的。同一类型的类型电影往往具有相似的主题和故事框架。
在叙事模式上都采取典型的五段式:下坠—平行—提升—下坠—提升,以颓废开篇,以升华结尾。剧本结构则为固定的三段式:建置-对抗-结局。
如果是犯罪片,则一定是警察和匪徒的斗智斗勇;如果是资深电影人英雄漫画改编而成的电影,则必然是特效满天飞,拥有超能力的主角最终拯救地球。
爱情片,要有帅哥美女,要有很煽情的桥段;动作片,要有大场面,叙事节奏要快,剪辑速度要快,让观众体会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
喜剧片作为特殊的类型片,除了要不停地抖包袱、编段子,以制造喜剧效果之外,最重要的是选好主角。
喜剧片的好坏更多是由演员而非导演主导,因此,喜剧片就不能选陆毅这种形象太“正”的演员,而应该选黄渤、徐峥、沈腾这种,否则就会很出戏。
总之,类型片是有成熟的套路的,完全可以按照固定的公式及其变种去拍。
另外,普通观众看电影是为了放松,所以类型片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很强,情节简单、不费脑子,故事符合逻辑、便于理解。
只有让观众看得爽、看得过瘾,商业价值才能最大化。
与类型片的固定公式不同,艺术片带有导演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导演追求艺术表达的一种工具,所以艺术电影也被称为作者电影。
既然是自我表达,导演就不会刻意讨好观众,不会迁就大众的审美趣味,也根本不管观众看不看得下去,这就导致艺术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反类型的倾向。
内容上的反类型是指,为了技术创新,导演会牺牲影片的情节、人物等诸多基本元素。比如,故事的逻辑不清晰,或者压根就没有逻辑,人物塑造也没逻辑。大段的留白和隐喻符号,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
除了晦涩难懂的情节,色情场面、暴力镜头、脏话以及方言等元素也常常出现在艺术片中,这些元素一多,观影人数相应地就会减少,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票房价值就会减少。
2019年上映,由胡歌、桂纶镁主演的艺术片《南方车站的聚会》,其对白用的就是武汉方言。
形式上的反类型,是指艺术片的视听语言并不遵循类型片固有的公式。
比如本来是恐怖片,导演却拍得很搞笑,本来是喜剧片,却不停地制造煽情桥段,强行催泪,总之,就是不按照套路去拍。
在叙事上,艺术片经常使用高度复杂的非线性或者环形结构。在节奏上,艺术片缓慢而沉闷,经常出现的冗长的长镜头,要么让观众没有耐心看下去,要么让观众看着看着就昏睡过去。
另外在艺术片的色彩运用上,导演会力求夸张和醒目。比如张艺谋在《红高粱》中大量运用红色基调,不仅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传达出了影片所承载的象征意义,这就是作者化的电影风格。
6、赚钱能力不同
2019年,由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的王小川执导的国产优秀艺术片《地久天长》,在专业评价方面几乎得到了压倒性的好评,不仅包揽了中国内地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三个重量级奖项,还在德国柏林电影节上,同时斩获最佳男演员和女演员银熊奖。
就是这样一部获得无数专业人士交口称赞的片子,其票房不超过5000万,而成本则为6000万。
经风云君统计,自2016年全国艺联成立以来,在全国艺联的专线通道上放映或由全国艺联参与联合发行的国产艺术片共有20部。
这二十部艺术片,平均票房收入392万,票房收入中位数249万元。大部分的票房收入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之间,最好的也不过几千万元(数据来源:猫眼娱乐),与动辄数十亿票房的类型片相比,艺术片要么不赚钱,要么赚得非常少。
其实,把艺术片的票房和类型片的票房做比较,本身就不太现实,因为两者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艺术电影囿于本身的特点,失去了被大众所接受的资格,盈利能力自然受限。
虽然艺术片没啥经济效益,不过风云君认为咱们还是要坚持去拍。
喜新厌旧的观众总有一天会审美疲劳的,留住他们只能靠创新。而艺术电影因其手法、风格较为前卫,所以电影技术的变革多发生在艺术电影中。要是通过类型片进行电影语言和思想上的突破,风险就太大,容易赔钱,艺术片本来成本就低,赔钱也赔不了多少,风险可控。
为提供稳定的艺术电影放映渠道,201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还专门牵头成立了全国艺联,全国艺联是一个非营利组织,Ta会在全国各地挑选加盟影院,而加盟影院要保证平均每天有3场艺术电影的放映,每周至少为艺术电影排映十场黄金时段的场次,长期达不到以上硬性条件的,就会被清退。
截至2019年6月,全国艺联已经有3300多家加盟影院和3900多块加盟银幕。
除了国家层面的推动,影视公司,尤其是头部的,有时候也会出钱让导演拍拍艺术片。
比如博纳影业就为《地久天长》砸入了上千万的发行费用,华谊兄弟2018年还出品发行了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就连一向唯票房论的好莱坞,每年也会生产实验电影。
这就和科技巨头如华为、阿里等成立基础研究院类似,赚那么多的利润,每年还要烧掉几百亿研发费用,这么做,短期可能并不产生直接效益,但是放长远看,还是会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对电影公司而言,观众爱看而且票房能赚的类型片,相当于面向市场的成熟产品,对艺术片的投入就相当于研发投入。
一个国家商业电影的繁荣程度,代表了这个国家电影工业的宽度,是最基本的土壤,而艺术电影的数量和质量,则代表了这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深度。
艺术片追求创新、享受荣誉,类型片迎合市场,享受利润,大家都能够有机会出头,才能构建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
未完待续。
敬请下载市值风云APP,第一时间接收长篇研报连载下一章节《“香港电影衰亡史”第二章:生存法则》的推送服务。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mvlegend@163.com /微信:yangfeng562933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