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衰亡史”第五章:一次绝唱,和周星驰的悲伤 | 长篇研报连载
作者 | 罗兰
流程编辑 | 小白
“1992,香港电影衰落元年。
”天马影视的内容自制能力如此糟糕,不仅与自身受限的资本实力有关,恐怕还和当前香港电影工业的整体颓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毕竟天马影视本身就是一家香港电影公司,出品的也都是港产片。
由于“香港电影的衰落”这个话题太大,风云君就只谈几个方面,范围只限定到商业类型片。(备注:以下数据来源于香港电影发展局、香港票房有限公司、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以及《振兴香港电影工业政策报告》并由风云君整理。)
一、港片的90年代
香港电影由盛转衰的拐点是1992年。
1992年港产片的外销收入和本地收入均达到历史最高点,分别为18.6亿港元和12.4亿港元,此后便从高点一路掉头向下,分别下滑至1998年的2.52亿港元和4.22亿港元。
其中在1995-1996年,港产片的外销收入跌幅更是高达63%,直接拦腰砍一半。
以前港产片超过50%的票房收入都是在外埠市场,此后本土市场的票房收入逐渐超过外埠市场。
就香港本土电影市场而言,从1992年开始,香港电影大盘(即总票房)就出现了萎缩,从15.52亿港元下降至1998年的9.66亿港元。
其中,外语片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在不断增长,并于1997年达到6.08港元,首次超越了港产片在香港的票房收入。
在整体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外语片竟然是逆势上涨的。
到本世纪初,香港电影无论是在前沿阵地的外埠市场,还是在防线稳固的本土市场,都已全线崩溃了。
香港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弹丸之地,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经拥有称霸亚洲的电影工业体系。在鼎盛期,香港一年就可以生产超过200部电影,电影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美国的好莱坞。
那个时候,香港电影的全球影响力不亚于好莱坞,在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香港邻近的市场,甚至拥有足以抗衡好莱坞的地位。
那么香港电影为什么会在90年代初期走向衰落?
二、被遗忘的技术革命
风云君认为最主要原因是香港电影没有在技术层面上进行自我革新,从而丧失了与好莱坞大片PK的能力。
90年代之前,香港电影的工业水准与好莱坞相差不大。两者在叙事方式和拍摄技巧上都已经模式化,都用程序严谨的工业流水线,批量生产电影。
商业元素的运用方面,香港电影也玩得和好莱坞一样溜,你有枪战、追车、爆炸、香艳等元素,咱也有。
进入90年代后,IT技术革命引爆的数字化浪潮,开始席卷整个好莱坞。在世界大多数地方还是用传统工业流程去生产电影的时候,好莱坞已经率先开始大规模使用CG(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中文译为计算机图形)技术,极大推动了电影工艺在技术层面的更新换代。
这场数字革命直接将好莱坞电影的工业水准提升了一个档次,不仅将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工业远远甩在身后,也全面拉开了与香港电影之间的差距。
其实同其他地区相比,香港的电影工业体系算是很成熟、很商业化了,没想到好莱坞率先完成数字化升级,直接对香港电影构成了“降维打击”式的威胁。
原先,大家都是工业1.0模式,而好莱坞已经进化为工业2.0模式。
以前,好莱坞有创意,也有钱,但是技术上受限,要提高视觉效果,只能把钱花在道具
和外景上。
电脑特效技术成熟之后,好莱坞的想象力彻底得到了解放,制片商可以尽情创作出各种具有新颖主题和宏大世界观的影视作品,比如《哈利波特》、《指环王》等奇幻片,以及《蜘蛛侠》、《复仇者联盟》之类的超级英雄片。
1993年,《侏罗纪公园》横空出世,这是影史上第一部广泛采用CG技术制作动物的电影。影片的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含重映),上映当年曾创下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巨大的商业价值让好莱坞的老板们狂喜不已。
《侏罗纪公园》的成功不仅是电影特效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IT革命对传统电影工业的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好莱坞CG大片正式崛起。
也是在同一年,素有票房号召力的周星驰,携代表作《唐伯虎点秋香》在香港本土市场与《侏罗纪公园》正面硬刚,结果惨遭失利,票房差距足足有2千多万港元。
凭借6223万港元的票房收入,《侏罗纪公园》轻松压过《唐伯虎点秋香》,不仅夺得了香港票房冠军,也刷新了香港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
这是自1980年以来,香港本土市场的票房冠军首次从本土电影易主,香港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逆转。
1995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是动画史上首部完全采用CG技术制作的长篇动画电影,是好莱坞运用CG技术革新传统动画的又一次商业性尝试。该片由乔布斯旗下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负责制作,迪士尼负责发行,乔布斯亲自担任执行制片人。
以《玩具总动员》为分水岭,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从2D升级到3D立体式,在视觉体验和制作成本上,进一步拉开了与二维动画的差距。
1997年《泰坦尼克号》的上映,使CG大片的全球票房第一次跃上10亿美元级别。
从此,技术派开始全面统治好莱坞的商业电影。
俗套却又屡试不爽的爱情故事,再加上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泰坦尼克号》在香港不出意外地击败了同期由成龙、洪金宝联袂出演的《一个好人》,成功拿下1997年香港票房冠军。
这一次,功夫巨星的功夫再好,也挡不住好莱坞大片的特效轰炸。
2000年后 ,好莱坞依然没有停止对电影技术进行升级与改造。
2003年《指环王》的全球热映,又一次掀起了电影工业的技术革命,好莱坞开始大规模使用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术来制作虚拟角色。
动作捕捉技术,简单讲,就是记录并处理人或其他物体动作的技术,捕捉的动作包括两大部分: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电影中使用动作捕捉技术,一般要先通过传感器等捕捉设备和系统,获取动作,然后再进行CG处理与渲染。
《指环王》里的动作捕捉技术还比较初级和粗糙,到了后面的《阿凡达》、《猩球崛起》,其捕捉技术的精度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角色的表情不仅自然而且流畅。
三、《无间道》,一次回光返照
就在好莱坞一步步朝着数字化狂奔的时候,21世纪初的港片还是停留在工业1.0模式,本来香港的电影市道就不景气,还要直接面对好莱坞的竞争压力。
这个时候恐怕没有谁比香港电影人更加焦虑的了。
低迷的香港影坛,急需一帮有影响力的电影人,推出一部有号召力的作品来提振整个行业的信心。
《无间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无间道》几乎把当时全香港电影圈能找来的人,都找来了。刘伟强、麦兆辉负责导演工作,麦兆辉、庄文强负责编剧工作,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曾志伟四大影帝联合主演,同时还有陈冠希、余文乐、陈慧琳、郑秀文等各路明星的加盟。
从阵容看,《无间道》可以说是集全港之力的救市之作,影片于2002年12月上映之后,广受好评,在香港市场拿到了超过5000万港元的票房收入,一举问鼎当年的香港票房冠军。
在随后的香港金像奖上,《无间道》横扫16项提名,最终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7个重要奖项。台湾金马奖上,《无间道》再获13项提名并拿下6项大奖,成为金马奖最大赢家。
就《无间道》本身的质量而言,说Ta代表了当时香港商业电影的顶级制作水准,绝不为过,其豆瓣评分高达9.2,位居豆瓣电影Top20,可谓实至名归。
《无间道》系列的成功,为惨淡的香港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但Ta毕竟还是工业1.0模式下的产品,无法扭转香港电影工业整体下滑的大趋势。
《无间道》三部曲,就像是港产片溃败前,短暂的回光返照。
香港电影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数字化对现代电影产业的重要性,并开始在影片中大量应用CG技术来提升视觉效果。
周星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是华语电影里使用CG技术的先驱式人物。
四、喜剧大师周星驰的悲伤,和他壮美孤苦的追赶
《少林足球》是周星驰作品从单纯的喜剧片,逐渐转型成CG大片的分界线。
在这部作品中,周星驰已经有了大范围运用电脑特效的倾向,无厘头式的喜剧元素依然是影片的基础,但是在这基础上,动作特效明显变多了,整部片子一共有400多个特效镜头。
2001年,周星驰携《少林足球》再次与好莱坞奇幻特效大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正面硬刚,最终《少林足球》以6074万港元的票房,力压当年的全球票房冠军《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成为香港票房年度冠军。
周星驰本人亦凭借此片,首次拿到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
3年之后的2004年,周星驰携《功夫》归来。《功夫》是周星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CG大片,也是周星驰最后一部带有强烈港式风格和香港气质的电影。
在《功夫》中,无厘头搞笑元素被进一步削弱,作品的立意和主题也更加严肃化。由于有好莱坞大厂哥伦比亚影业的投资,《功夫》的特效场面做得相当出色,视觉效果完全是好莱坞化的。
从类型上划分,《功夫》已不属于喜剧片,更不是无厘头喜剧片,而应该算作奇幻类特效电影,全片的亮点都在电脑特效上,喜剧桥段只是锦上添花。
在大本营香港,《功夫》以6123万港元的收入,击败好莱坞科幻灾难大片《后天》,不仅赢得了香港票房冠军,也创下香港影史上最卖座港产片纪录。
在内地,《功夫》以1.73亿人民币的票房再度击败好莱坞大片《指环王:王者归来》成为年度冠军,在台湾,则豪取3亿新台币,是当年台湾华语片票房冠军。
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功夫》也取得了重大的商业成功。影片打破二十几个国家华语片票房记录,问鼎四十几个国家华语片票房冠军 。
然而,尽管《功夫》取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但是离好莱坞一线CG大片还是有差距,像当时的《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其制作成本就有1个多亿美元,都和《功夫》的总票房差不多了。
CG大片不仅有技术门槛,而且有很高的资金门槛,越逼真的特效,越烧钱。那些动辄投资数亿美元的好莱坞大片,基本都是把钱砸在了特效上,像制作成本高达2.37亿美元的《阿凡达》,其特效费用就达到了2亿美元,占比超过80%。
香港华语片最高票房不超过7000万港元,狭小的盘子根本无法承接高投入、大制作的CG电影。
那些想要学习好莱坞,走CG技术路线的香港电影人,唯有北上,拥抱和融入庞大且高速发展的内地市场,才能提高中国电影整体的工业水准。
于是在《功夫》之后,周星驰的工作重心逐渐迁往内地,周氏作品也开始全面内地化,采取类似做法的还有徐克、郭子健等知名导演,这就对香港电影造成了两个方面的影响。
五、港影北上
第一个影响是港片在整个华语电影世界的边缘化。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内地人口在2020年已经突破14亿,而香港人口不过700多万,台湾人口也不过2000多万,即便算上超过4500万的海外华侨华人,内地市场依然是华语圈最大的市场。
越庞大的市场,越有利于发展特效技术。
所以,全球电影产业加速数字化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华语电影加速内地化的过程,凡是想拍华语大片的资本和人才,一定会加速流入内地,内地将成为华语电影的制作中心。
在这样的趋势和环境之下,单靠香港自己的电影工业,是无法打造出CG大片的,也无法独自抗衡好莱坞,只有走合拍之路。
未来的港产片只能定位于中小成本的电影,而制作大片的目标则主要由内地来实现。
第二个影响是某些香港特有的类型片可能会走向消亡。
我们还是以周星驰为例,《功夫》之后周星驰推出的电影比如《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等,虽然在票房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也在不断刷新中国电影的最
高票房纪录,但是这些作品都是奇幻片,而非港式喜剧片,无厘头元素早已消失殆尽。
无厘头文化属于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无厘头喜剧是香港喜剧片独有的流派,喜剧的兴衰由喜剧演员所决定,所以,自周星驰转型之后,包括王晶在内的香港电影人,已经无法推动无厘头喜剧的进一步发展了。
总而言之,《功夫》之后,香港电影失去了周星驰这最后一块金子招牌,其没落已无法挽回。也是从《功夫》之后,好莱坞CG大片开始连续15年霸占香港地区票房冠军宝座,《功夫》成了香港最后一部港片票房冠军。
就在这些CG大片频频突破1亿甚至2亿港元的大关时,香港华语片票房还徘徊在几千万港元左右,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2009年,《阿凡达》在香港的票房高达1.78亿港元,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更是一举拿下2.22亿港元的票房。
2014-2018年,香港电影大盘维持在15-20亿港元之间的水平。
具体来看,香港地区的港产片(含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票房从2014年的3.72亿港元逐渐下滑至2018年的2.45亿港元,与之相反,外语片在香港的票房从2014年的11.93亿港元增长至2018年的16.25亿港元,后者的体量几乎是前者的7倍。
占比方面,外语片占香港票房大盘的比例从2014年的74%扩大到2018年的86%,同期的港产片则从23%进一步萎缩至13%。
港产片除了在票房上被好莱坞大片打得节节败退外,在数量上,也几乎被好莱坞挤出了银幕。从2014年开始,长期萎靡的香港电影工业每年生产的电影数量就在5、60部左右,变化已经不大了。
2019年,在香港上映的353部电影中,最多的是好莱坞电影,共有131部,所占比例高达37%,其次是日本电影,有68部,占比为19%,最后才是港产片,只有53部,仅占15%。
港产片在数量上就比不过好莱坞,更不用谈票房了,而且这还是在自己的大本营市场。
港产片不仅丢掉了本土市场,在外埠的市场分额,也遭到好莱坞大片的全面挤压。
1980年代,内地的电影市场尚未进行市场化改革,容量尚小。港产电影最大的出口市场是中国台湾和韩国,剩下的就是临近的东南亚市场,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
不过自1984年之后,这些港片占很大优势的市场,都不约而同地向好莱坞电影全面开放。
1985年,台湾当局在与美国有关电影产业的贸易谈判中失利,好莱坞电影从此不再受到拷贝的限制。台湾当局的这个放任不管的政策,不仅严重打击了台湾本土的电影产业,更让在台湾地区占据很大优势的香港电影,直接要和好莱坞大片硬碰硬。
1981-1998年,台湾地区引进的好莱坞电影数量从3部一路飙升至58部。
同期,台湾电影占台湾地区总票房的比例,从16%一路猛降到只有微乎其微的0.5%,台湾本土的电影工业几近消亡。
1991年的时候,港产片还能占据台湾地区总票房的30%,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已急剧下滑至18%,1996年更是降到只有7%,时间上,刚好与好莱坞CG大片的崛起相吻合。
1998年,香港电影占台湾地区总票房的比例只有3%,几乎完全丧失了台湾这个曾经最大的外埠票仓。
不仅在台湾地区,在韩国以及东南亚等诸国,也发生了与上述类似的情况,香港电影许多传统的外埠票仓相继被好莱坞大片夺取。
从1992年算起,不到十年的时间,好莱坞大片就打败了曾经质量相差不大的港产片。
未完待续。
敬请下载市值风云APP,第一时间接收长篇研报连载下一章节《“香港电影衰亡史”终章:铁打的古天乐,香港电影人才断档与类型片的终结》的推送服务。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邮箱:mvlegend@163.com /微信:yangfeng562933暂时没有评论